常规金属3D打印存在致命缺陷:
一是没有经过锻造,金属抗疲劳性严重不足;
二是制件性能不高,难免存在疏松、气孔和未熔合等缺陷;
三是大都采用激光、电子束为热源,成本高昂。所以形成了中看不中用的尴尬局面。正因如此,全球金属3D打印行业一直处在“模型制造”和展示阶段,无法进入高端应用。
近日,华中科技大学张海鸥教授破解了困扰金属3D(三维)打印的世界级技术难题,其研发的“智能微铸锻铣复合制造技术”实现了我国首超西方的微型边铸边锻的颠覆性原始创新,并与法国空客公司举行了技术合作签约仪式。
详情: http://www.cnpowdertech.com/2017/qianduanjishu_0119/20331.html
金属3D打印一些常见的问题大家都知道,就是致密度不够,容易有空洞,精密度不够等。
目前已经有技术将金属3D打印与铣结合起来,也有华中科技大学的张海鸥干脆将锻工艺也融合进来了,一边打印,一边锻和铣。从而让打印出来的零件达到锻件的水平。
我的想法是用喷丸技术来替代锻造工艺。一边打印,一边用喷丸来锻。这样一边打印一边喷丸,相当与把锻工艺微分成很多次,也许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。否则普通的锻工艺动则要求巨大的锻压力。 与3D打印结合实在不容易。
希望有做3D打印研究的人能够试试。